LOFT,字面意义是仓库、阁楼的意思,但这个词在二十世纪后期逐渐时髦而且演化成为一种时尚的居住与生活方式时,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词汇的最初涵义。 今天,就给大家看看Loft改造成了办公室、工作室的模样,好看得不要不要的。
LOFT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纽约SOHO区。 当时,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娱乐、收藏等各种空间,在浩大的厂房里,他们构造各种生活方式,创作行为艺术,或者办作品展,淋漓酣畅,快意人生。而这些厂房后来也变成了最具个性、最前卫、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地方。
在20世纪后期,LOFT这种工业化和后现代主义完美碰撞的艺术,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并且在全球广为流传。 如台湾的西门町新区、巴塞罗那的卡洛尔化工厂、米兰的COMO街10号、柏林克莱兹堡LOFT、巴黎奥拉LOFT和纽约奈斯贝特LOFT等等。
LOFT可以包含艺术品展览场馆、商业PARTY举办地、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文化公司、画廊、餐厅、酒吧、书店等等,因为其不同于一般传统办公楼的布局和高大开敞的空间,带给了艺术家们无限的创造和改造空间,所以这样一种“旧瓶换新酒”的建筑“部落”逐渐成为城市中艺术家们和时尚个性年轻人的聚居地。
如今,LOFT已经成为艺术家、前卫、先锋、个性、时尚的代名词。
LOFT空间
LOFT英文原意是指“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而现在所谓LOFT所指称的是那些“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 Loft的定义要素主要包括:高大而开敞的空间,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类似戏剧舞台效果的楼梯和横梁;流动性,户型内无障碍;透明性,减少私密程度;开放性,户型间全方位组合;艺术性,通常是业主自行决定所有风格和格局。
正是由于LOFT具有高挑、开敞的特点,其空间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梦想中的家、梦想中的生活,丝毫不会被已有的机构或构件所制约。人们可以让空间完全开放,也可以随意分割,从而使它蕴涵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在这里,粗糙的柱壁,灰暗的水泥地面,裸露的钢结构已经摆脱了破败的固有形象,转而成为个性、艺术、自由和美的象征,符合时下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这就是LOFT生活。
LOFT办公空间
LOFT在功能上满足展览展示等比较需要高度的空间形态,在个性上适合追求个性、时尚的年轻人、艺术家、设计师、广告公司、美术摄影机构等,甚至包括一些有特色的IT企业。
LOFT象征先锋艺术和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它对传统的居住、办公观念提出了挑战,对现代城市有关工作、居住分区的概念提出挑战,工作和居住不必分离,可以发生在同一个大空间中,厂房和住宅之间出现了部分重叠。LOFT生活方式使居者即使在繁华的都市中,也仍然能感受到身处郊野时那样不羁的自由。
在经济层面上,许多LOFT空间由旧厂房或旧建筑群体改建而成,原有厂房建筑空间层高一般在五六米左右,业主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空间上的分割和夹层处理,分隔成上下层使得套内建筑面积增加,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在城市办公场地租金昂贵的今天,这种高利用率的空间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而LOFT办公对创意产业类型公司的吸引力远不止于此。LOFT空间“将原有的大模数、工业化、高度秩序化的工业厂房空间概念转换成人性化、精细化、生态化、并能满足各种现代办公模式的空间环境”,提供了一种较大的开放式的办公空间,便于组团工作。5米以上的室内层高,使得利用丰富的垂直空间,在下层的办公空间上搭出复式的上层空间成为可能,可分隔出独立的会议室、单间办公室和开放的接待休息区,并且用精致的楼梯连接上下层。这样的空间充满了跳跃性,跳脱出普通平层办公室带来的空间枯燥感,人的心灵能够获得充分的释放。这样的空间形式能够引导人们进入尽情张扬自我的情绪中,对于企业,这就意味着工作激情、创造力和高效率。